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
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。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,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 制,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,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。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,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,健全社会治理体系,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。 《决定》改革亮点:
1.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,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,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 量,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。
2.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,完 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。
3.健全乡镇/街道职责和权力、资源相匹配制度,加强乡镇/街道服务管理力量。
4.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。
试题演练:
2024年7月,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。关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,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?
①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,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
②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,强化县级政府应急基础和力量
③健全乡镇/街道职责和权力、资源相匹配制度,加强乡镇/街道服务管理力量
④健全发挥村规民约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 A.1 项 B.2 项C.3 项 D.4 项
【答案】B。解析:2024年7月21日,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发布。《决定》指出,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,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,①正确。《决定》指出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,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,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,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,②错误。《决定》指出健全乡镇/街道职责和权力、资源相匹配制度, 加强乡镇/街道服务管理力量,③正确。《决定》指出,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 制,④错误。故本题答案B。
关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
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。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 增 长 ,积极应对气候变化,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。
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,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,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。
《决定》改革亮点
1.完善精准治污、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制度机制,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。
2.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。
3.推进生态综合补偿,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,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。
4.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。
5.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、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,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、温室气 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,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。
试题演练 :
2024年7月,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。关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,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?
①落实以排污备案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
②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
③推进生态综合补偿,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
④建立碳排放双控向能耗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
A.1 项 B.2项 C.3 项 D.4 项
【答案】B。解析:2024年7月21日,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发布。《决定》指出,完善精准治污、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制度机制,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,①错误。《决定》指出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,②正确。《决定》指出推进生态综合补偿,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,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,③正确。《决定》 指出,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,④错误。故本题答案B。
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
1.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。
2.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。
3.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。
4.科学宏观调控、有效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。
5.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。
6.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。
7.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。
8.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。
9.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。
10.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。
11.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。
12 .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。
13 .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14 .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。
试 题 演 练 :
2024年7月15日,二十届三中全会举行。下列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说法正确的是:
①高速度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
②科学宏观调控、有效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
③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
④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
A.1项 B.2项 C.3项 D.4项
【答案】C。 解析:2024年7月21日,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 发布。《决定》指出,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,①错误。《决定》指出科 学宏观调控、有效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,②正确。《决定》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,③正确。《决定》指出,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,④正确。故本题答案C。
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
1.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。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。
(1)教育是民族振兴、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。
(2)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,最大的民生,是人民生存的经济基础和基本保障,是最大的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、根基工程。
(3)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,是改善民生、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。
(4)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。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
包括社会保险(核心内容)、社会福利、社会救济、社会优抚与安置。
(5)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。
2.创新社会治理体制
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,要完善党委领导、政府负责、民主协商、社会协同、公众参与、法治保障、科技 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,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,建设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。
试题演练: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社会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, 对此,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:
①收入分配是最基本的民生,最大的民生
②教育是民族振兴、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。
③社会优抚与安置不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
④社会治理共同体包括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
⑤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
A.2项 B.3项 C.4项 D.5项
【答案】B。解析: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,最大的民生,是人民生存的经济基础和基本保障,是最大的民生 工程、民心工程、根基工程。①错误。教育是民族振兴、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。②正确。社会保障制度的 内容包括社会保险(核心内容)、社会福利、社会救济、社会优抚与安置。③错误。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,要建设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。④正确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江山就是 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。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。⑤正确。故本题答案为 B。
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
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。必须坚持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完善基本公共 服务制度体系,加强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,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不 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,完善就业优先政策,健全社会保障体系,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健全人口发 展支持和服务体系。
《决定》改革亮点
1.构建初次分配、再分配、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。
2.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,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。
3.完善税收、社会保障、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。
4.形成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、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、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的制度体系。
5.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,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。
6.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,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。
7.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,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、取消普通住宅和 非普通住宅标准。
8.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,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。
试题演练 :
2024年7月,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。关于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,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?
①构建初次分配、再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
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,提高资本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
③形成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、稳步扩大过高收入的制度体系
④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,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
A.①②③B.①②④C.①③④D.②③④
【答案】A。 解析:2024年7月21日,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 发布。《决定》指出,构建初次分配、再分配、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,①错误。《决定》指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,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,②错误。《决定》指出形成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、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、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的制度体系,③错误。《决定》指出,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,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,④正确。故本题答案A。
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提高党对进 一 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
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。必须深刻领悟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 性意义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、自我完善、 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,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。
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,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,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 设和反腐败斗争,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。
《决定》改革亮点
1.完善党的建设制度机制,以调动全党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为着力点。
2.建立健全以学铸魂、以学增智、以学正风、以学促干长效机制。
3.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,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,大力选拔政治过硬、敢于担当、锐意改革、实绩 突出、清正廉洁的干部,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、不作为、不敢为、不善为问题。
4.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,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。
5.制定乡镇(街道)履行职责事项清单,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。
试题演练:
2024年7月,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。关于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,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?
①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
②建立健全以学铸魂、以学增智、以学正风、以学促干长效机制
③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,大力选拔有灵魂、有本事、有血性、有品德的干部
④制定乡镇(街道)履行职责事项清单,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
A.1 项 B.2 项 C.3 项 D.4 项
【答案】C。 解析:2024年7月21日,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 发布。《决定》指出,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,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,①正确。《决定》指出建立健全以学铸魂、以学增智、以学正风、以学促干长效机制,②正确。《决定》指出大力选拔政治过硬、敢于担当、锐意改革、实绩突出、清正廉洁的 干部,③错误。《决定》指出,制定乡镇(街道)履行职责事项清单,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,④正确。故本题答案C。
考公考编必看资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