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人事考试网

2025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(5.16)

05-16 20:17

1. 甲和乙是邻居,甲故意在公共过道靠近乙的房屋栽种树木。甲的行为违反了下列哪项民法基本原则?

A.意思自治原则 B.公序良俗原则

C.诚实信用原则 D.地位平等原则

1.【答案】B。解析:A项不符合题意,排除。自愿原则,是指意思自治,是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,以自己的真实意志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。B项符合题意,当选。公序良俗,就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,是现代民法的一项重要原则。社会生活中常见违背公序良俗的情形:(1)擅自处分夫妻共有财产给“情人”以维系婚外关系,违背婚姻伦理道德;(2)在公共过道故意靠近他人房屋栽种树木,违背善良风俗;(3)以从事犯罪或帮助犯罪为内容的合同,违反公共秩序。C项不符合题意,排除。诚实信用原则,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,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时,应本着善意、诚实的态度,秉持诚实,恪守承诺。D项,排除,民法中的平等,是指主体的身份平等。身份平等是特权的对立物,是指无论其自然条件和社会处境如何,其法律资格一律平等。故本题答案为B。

2. 宪法处于一个国家独立、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核心,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,其根本目的在于:

A.解决矛盾冲突 B.保障公民权利

C.维护国家稳定 D.调整相互关系

2.【答案】B。解析: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,主要规定了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基本权利的有效保障。宪法最主要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,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。在国家法律体系中,宪法不仅是全面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,而且其出发点和目的就是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。故本题答案为B。

3. 某市公务员王某,因琐事对母亲产生憎恨心理,与之断绝往来,在母亲晚年身患重病孤苦无依时拒绝予以照顾,情节恶劣,构成遗弃罪。本案中,王某违反了:

A.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B.法律行为导致的义务

C.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D.职务或者业务要求履行的义务

3.【答案】C。解析:根据《宪法》及《民法典》的相关规定,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。故王某违反了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。故本题答案为C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