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人事考试网

行政职业能力测验:言语理解题之小标点 大作用

02-12 14:37

  临近2024事业单位考试,同学们都在紧张地备考,做最后的冲刺,都想再掌握一些快速秒杀的技巧,但是,容易忽略一些“细节”,比如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中,那么大家认为“微不足道”的标点符号。其实,细节决定成败,越是不引人注意的,我们在最后阶段越要重视起来,因为标点在其他题型里面确实没什么作用,但是在言语中的作用非常大。那接下来,中公教育带领大家学习一下关于标点符号的一些小知识。

  一、我们需要留意的一些标点符号

  1.顿号:用于并列词语或者句子之间。

  2.分号: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(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)之间的停顿。

  3.冒号:

  (1)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(如“说”“例如”“证明”等)之后,表示提示下文;

  (2)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,表示注释和说明。

  4.破折号:

  (1)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;

  (2)用于话题突然转变。

  5.问号: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。

  6.叹号:用于句子末尾,主要表示感叹语气,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、反问语气等。

  注意:以上仅罗列了常见的标点符号及用法,并非所有,仅供参考。

  二、应对策略

  1.做题时出现特殊标点符号,需重点关注这个标点;

  2.结合该标点的作用及前后文的句义解题。

  【示例】目前,人类对于智能的本质还所知不多,不过人类探求智能之谜却是由来已久:在很多神话、传说中,有讲述诸如熟练的工匠给人造的物体赋予智慧和思想的故事。哲学家们(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)曾经尝试用机械化的控制符号来描述人类思考的过程。到20世纪,数学家们从递归函数论、集合论、数理逻辑、λ演算、图灵机等不同侧面研究人类逻辑思维的形式化,这些数学上的研究为人类创造会计算的机器奠定了理论基础。在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后,“实现人类水平的智能”的梦想令全世界的想象力为之着迷,科学家开始严肃地讨论建立一个人工大脑的可能性。

 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:

  A.不同学科对人类智能的研究成果

  B.人类智能研究的历史演变

  C.人类智能研究的不同途径

  D.人类智能研究的新发展

  【中公解析】B。文段第一句出现了“冒号”,需要留意,很多同学没有留意到,只去关注后文“哲学家”“数学家”,非常容易错选A选项。

  这个冒号起到具体解释说明的作用,也就是说后文是在给我们具体解释“人类探求智能之谜的由来”,这一点我们根据后文提到的“神话、追溯到亚里士多德、20世纪、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后”等可以再次印证,后文确实是通过时间顺序,具体阐述人们探索智能之谜的过程,所以我们要概括这个过程,直接选择B选项。

  A项的“不同学科”是具体阐述中的一部分,毕竟神话传说这里就没有说到具体学科,概括不全,可以排除;C项“不同途径”强调的是不同,而文段强调的是过程,并没有去比较各个时期的不同点,排除;D项“新进展”只能对用最后的时间,不能概括之前的时间段,排除。所以,正确答案选B。

  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关于标点的小知识,记住了这些标点的作用,可以让我们在做题时更加明确前后句之间的关系。

  最后,希望各位考生能够认真备考,考取自己理想的职位!

相关阅读